上海斯瑪特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兒童藝術教育
編輯:斯瑪特兒童美術??來源:??:1970-01-01 08:00:00
很多不了解美術教育的多數成人,都認為教小孩子學美術,不就是涂涂畫畫啊!多簡單啊!隨便一個成人都可以教的。其實,要想真正的做好美術教育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而孩子的畫也不簡單!孩子的畫從本質上講是一種高級的藝術,有完全不同的一套系統與邏輯,我們只有正真了解和學習了這些,才能正真讀懂孩子的畫,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
繪畫可以分成兩大類型:具象的(寫實)的和抽象(非寫實)的,孩子的畫就屬于后一種類型。我們對孩子繪畫的評價體系應該建立在這種體系之上。一般成人對孩子繪畫的考量一般以畫的像與不像為標準:很顯然,在這種教育下,孩子是被動地跟著學,失去了更多的主動性,失去了更多自由表達的空間,也失去了更多的可能性。
有一次,一個兒童美術機構組織孩子畫爸爸媽媽肖像的體驗活動,孩子們興高采烈地用畫筆和顏料在畫布上投入地涂畫他們心中爸爸媽媽的形象,孩子的爸爸媽媽在旁邊做模特。孩子畫的簡單幼稚,但都十分生動有趣。
其中一個五歲多小男孩畫的爸爸特有意思:凌亂的的頭發一根根地豎起來,眉毛一高一低彎彎曲曲,眼睛一大一小,小小的眼球大大的眼白,紅紅的鼻頭,歪到耳邊的大嘴,大大的頭,細細的脖子。孩子畫得很用心,很投入,盡管,他涂得顏色有點混亂,線條也歪歪扭扭,但在我看來,是一副很有意思的孩子的肖像畫。
這時,他爸爸來到他畫前,一邊和他說著什么,一邊也拿起筆在孩子的畫上改了起來。看完他給孩子改完的畫,我哭笑不得:爸爸把孩子原來畫得凌亂稀疏的頭發,用黑色涂得工工整整,,兩個原本可愛調皮的眼睛也改成了圓圓黑眼珠的濃眉大眼,,歪到耳邊的大嘴也回到了原來的位置。臉的顏色也從孩子畫的青綠色調改成了粉撲撲的肉色,本來生動有趣,充滿童趣,極富感染力的孩子的作品,讓那位爸爸改成了標準簡筆畫那樣的動漫頭像。
這個事例其實反映出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很多家長,包括不少從事兒童美術教學的老師,在他們認識里,大人肯定比孩子懂得多,大人肯定比孩子畫得好,孩子畫畫那點東西還不簡單?大人隨隨便便都可以指導孩子。

我們成人眼里一般更容易接受具象寫實的繪畫,這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真實具體的世界里,對于繪畫中逼真形象的訴求是一種天生的反映,畫得越像、越逼真,就認為畫得好,技藝高超。這其實是一種技術崇拜的心理。另一方面,我們大多數成人的藝術審美教育缺失嚴重,對美術史、對美術的風格、流派、藝術形式缺少基本的認識,對美的認知,僅僅停留在是否畫得像,畫得好看這個層面。所以,那些畫得像照片的畫作更容易得到普通大眾的認可。反之,就會覺得畫得不好,不被認可接受。
因此,斯瑪特兒童美術老師的作用體現在引導大的方向,斯瑪特的課程體系以綜合類的課堂包括木工、陶藝、人體、手工等等,也增設了表達場景,在孩子自主繪畫的過程中發現發掘他們的閃光點,提供他們必要的技術指導,需要知識點的地方及時灌輸,為他們提供審美方向的引領。而具體繪畫的過程,就多放手讓孩子們更多一些自主的空間!這樣完美的保護了孩子的興趣、以及提高孩子的創作力、創新力。
標題:上海斯瑪特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兒童藝術教育
地址:http://m.saeki-farm.com/fumuxuetang/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