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美術培訓市場的另一種玩法要當心,一定要正確理解美育教育對兒童的重要性。教和育是兩個不同的側重,教是以老師為主體,孩子是接受者,育是以孩子為主體,老師只是陪伴、啟發、引導、幫助者。
您可能會說:如果是這樣,孩子自己瞎畫就好了,還需要老師干什么?其實以父親的心做教育的理念,老師的作用一點不小,而且更需要老師的認知高度和教學的智慧。
舉個例子,兒童美術培訓中老師和孩子的關系就像比賽場上球員和教練的關系,教練的作用是事先確定方向、制定戰術,在比賽進行中觀察場上情況,隨時做出應變和戰術調整,至于具體的比賽過程,是由球員自行完成的。
好的老師絕非只是知識或者技能的搬運工,而是善于傾聽并能夠發掘孩子的閃光點,要善于傾聽善于發現,不只是一廂情愿的單向施教,要尊重孩子的“胡亂涂鴉”,給他們足夠自由的空間和時間,耐心傾聽!
不可否認,我們的孩子大部分離開老師也能畫,他們可以自己在家里寫生,可以在爸媽帶出去玩的時候寫生,畢竟涂鴉繪畫是人的天性。而對美術教育理念很清楚,卻不知道如何引領孩子畫,對畫畫一竅不通的家長也比比皆是,這就需要父母有高超的藝術審美及評價的能力。兒童美術培訓提倡孩子自由畫的狀態是最好的,可家長如果要從技巧上來評判孩子的自由畫,孩子就沒有自由了,不敢大膽畫了也就不會有更多技巧上的提高了。
其實兒童美術教育同時也能夠正確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教”和“育”確實已經成為現代老師家長面對孩子焦慮的很大因素。“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師說》中有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即使很多教學理念都標榜“以學生為本”。但是,實施起來,很少有能沉下來真正以學生為本的。
斯瑪特教育集團倒是認為兒童時期的任何教育都應該側重“育”。兒童時期不是不教,而是要“教”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和行為素質。而在知識的學習中,讓孩子主導,讓孩子去主動探究各個課程領域的知識,主動學習,主動思考。
亂畫只是成人的思維,看兒童畫要切換到小朋友的視角,要專注聆聽,“亂畫”也是小朋友自由的表達。
綜上,兒童的繪畫行為,是一個有規律的發展過程,每個階段的側重不同,兒童美術培訓在每個階段,重點培養發展符合此階段心理生理特征的能力和素養,才是科學正確的培養方法,否則,你的努力將錯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