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從1921年到2021年,中國共產黨走過了整整一百年的歷程,百年時光是一部波瀾壯闊、內容極為豐富的歷史。
2021年2月20日,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牢記初心使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的必然要求,是堅定信仰信念、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永葆黨的生機活力的必然要求”。
“以畫為體,以史為魂”,回溯過往不難發現,中外美術史上那些經典作品,在為歲月留痕的同時早已融入所在民族記憶里。它們猶如常看常新的生命體,將歷史的溫度接續至今天,為人們呈現一部雖已走遠卻依然清晰的視覺版時代變遷史。當凝視那一個個歷史的瞬間,我們知曉了自己從哪里來,今后又將走向何方。
從本周起至7月1日,斯瑪特每周選取一張最具代表性的美術經典作品,生動再現中國共產黨100年來波瀾壯闊的光輝歷程。通過黨史內容和美術經典巧妙結合,融黨史題材和藝術之美于一體,培養孩子們的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
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
《南昌起義》
八一南昌起義(又稱南昌起義、八一起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部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省南昌市于1927年8月1日舉行的武裝起義。
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等相繼發動反革命政變,國共合作破裂。
1928年8月1日凌晨,在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周恩來的領導下,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率領軍眾二萬余人,在南昌舉行了武裝起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武裝斗爭的開始。從此在全國人民面前樹立了一面鮮明的武裝斗爭的旗幟,在我軍建軍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第一頁。
南昌起義指揮部——江西大旅社
1933年7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批準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建議,規定以每年“八一”為中國工農紅軍紀念日, 這是8月1日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的歷史由來。
★ 畫作賞析★
1952年,《南昌起義》被確定為新中國成立后興建的第一個大型紀念碑——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八幅碑座浮雕之一,銘刻于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史冊。
《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南昌起義》
1958年 蕭傳玖
《南昌起義》浮雕設計創作的主稿人是時任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原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中國美術學院前身)雕塑系主任蕭傳玖,他與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著名畫家王式廓共同擔任該幅浮雕的美工組組長。
蕭傳玖于1931年考入國立杭州藝專雕塑系,所作木刻作品《交涉》為魯迅先生收藏,1933年東渡日本留學,1937年回國曾任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雕塑系系主任、教授,1953年,受劉開渠邀請,赴北京參加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創作。蕭傳玖的雕塑創作多以反映革命斗爭為題,所雕人物造型準確、手法洗練、風格渾樸、神態生動,尤以刻畫人物的內在神情著稱。劉開渠對蕭傳玖的評價是:“他的作品富于整體感,結構嚴謹,如同一座設計很好的建筑一樣,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很完整:猶如一座石山,穩立在大地之上。”
該幅浮雕作品于1958年完成。浮雕創作在借鑒西方紀念碑典范外,也參考了我國古代雕刻造像。
《永遠的象征:人民英雄紀念碑研究》
殷雙喜 著
作品呈現的是在1927年8月1日凌晨,一位指揮員揮手向戰士們宣布起義的場面,這個人物成為了圖像的中心,戰士們紛紛響應和勞動人民參與支援,歷史由此定格于這一瞬間。
創作者在有限的空間里利用多層次的處理方式來表現更多的內容,使得浮雕構圖豐富而飽滿。
1956年,劉開渠等人在研究創作。左起張松鶴、蕭傳玖、王臨乙、滑田友、劉開渠、王丙召、曾竹韶
浮雕構思以小見大,從起義部隊中的一支來反映南昌起義的宏大場景。在構圖上,浮雕體現了傳統中國畫布局的整體性和“入畫”感,分為左右兩個部分,并相互呼應。人物形象選擇和表現凸顯出各自的性格特征和角色的典型性。雖僅刻畫了21個人物形象,但從他們的神態上顯示出對于革命的信心、對于未來的希望,體現出鼓舞人心的視覺張力。
浮雕右下角還刻畫了3名普通百姓,他們沒穿軍裝,也沒有武器,但手里提有沉甸甸的彈藥箱,說明了起義部隊將士承擔了戰斗任務,而他們最重要的后盾是人民,表明了黨領導下的部隊力量源于廣大人民群眾。
浮雕中的諸多細節值得注意,體現出藝術家對于雕塑創意的獨具匠心。譬如,在浮雕左側,刻有一座建筑屋頂,即江西大旅社的屋頂。在南昌起義時,周恩來等人就是在這座建筑中對各部發號施令的。現在,這里已被改造為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該座建筑屋頂處于浮雕最高位置,象征了黨對人民軍隊的領導。值得注意的是,戰士手里拿著的馬燈位于該屋頂下方,它在其中不僅是照明工具,更是象征著起義給“黑夜”帶來光明,突出南昌起義在中國革命史上的重要歷史意義。
與其他許多歷史題材浮雕不同,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沒有刻畫有名有姓的歷史人物。這主要是因為毛澤東主席當時提出不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突出任何個人英雄,而要突出人民群眾的主導地位。因此,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浮雕,不僅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為天下百姓謀求幸福的理想,也顯示出中國共產黨始終將人民群眾放在首要位置的政治態度。
精神萬古,豐碑永在。《南昌起義》與其它幾組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作品一起成為新中國雕塑史上的藝術經典。雕塑作品中所折射出的永恒生命力將鼓舞與激勵中華兒女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中奮勇前行。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豐臺金茂廣場3號樓12層斯瑪特教育集團
加盟熱線:400-002-1103
預約報課:010-6379-8108
郵箱:
info@smart-art.com.cn
斯瑪特官方微信
課程咨詢
加盟咨詢
400-00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