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到熱搜消息:
北京朝陽區小學畢業旅行去了北極!
(據悉去一趟至少要十幾萬吧……)
現在競爭風氣越演越烈,尤其是孩子的教育方面。
現在小孩太辛苦了
每個人疲憊感都很重
沒有那種精氣神和蓬勃的感覺了
幼兒教育不僅影響個體人生的成敗,更涉及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它是一項個人與社會的雙重奠基工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如何提高幼兒教育質量,探索幼兒教育的最佳模式,追尋幼兒教育的理想境界,一直以來都是每個家長和全體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的目標。
關于幼兒教育的內容,國家教育行政部門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文件中明確規定:
“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
顯然,在這五個領域中,藝術乃人類社會之美的高度集中與凝練,它屬于美育的范疇,而且是美育的最主要的內容。
不僅如此,《綱要》在關于藝術領域的“目標”中要求,要讓幼兒“能初步感受并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在“內容與要求”中要求,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作為關注兒童美育的工作者,基于以上理由,我們嘗試提出:
孩子
有時候“偷懶”是一門藝術
適度運用“偷懶”
能夠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奇效
ROUND ONE
會/偷/懶/的/孩/子
“就/是/玩”
豐子愷曾說:
我的心為四件事占據了
天上的神明與星辰,
人間的藝術與兒童。
他認為
兒童美育的重中之重
就是培養和保持兒童的“童心”
童心即赤子之心,是從世外帶來的、不經過這世間的造作后的心,是孩子的純潔無疵、天真爛漫的真心。
兒童是天生的藝術家,因為他們的心靈沒有受到世俗雜念的污染,他們的繪畫是純粹地畫心中所想所好。
讓兒童懂得欣賞
多多觀察和挖掘生活事物中美的方面
利用動覺、觸覺、嗅覺、味覺
肌肉感、重力感和溫度印象
以及全部的自我體驗
與外界建立聯系
激發孩子的創作靈感
在愉悅當中掌握知識、積累經驗、獲得能力
孩子們愛花草、貓犬,甚至會跟玩具說話、玩耍;在他們的想法中, 世間萬物皆是有生命的可愛生靈。
讓孩子們把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想立即通過畫筆記錄下來,孩子畫畫,這張畫的美不在于畫得像不像,而在于表達了孩子純潔真誠的心靈,或者是表現了驚奇的創造力。
千/人/千/面/的/藝/術
教育從來都不是一方面的事情,需要家庭、教育者、社會多方合力。
能力圈不是拿金箍棒在地上畫個圈,說掌握這些技能、待在里面不要出去,外面有妖怪。
而是以美術基礎技能為支撐,以圈外的世界為目標,培養面向未知與未來的能力,在此基礎上認識孩子,鼓勵孩子,啟發教學,激發孩子創作的自信心,并且培養創新的思維,讓孩子有能力走出圈子,并且有一技之長傍身。
北京市東城區美術教研員劉金華看來,“現在大多數的美術教師都在單純教孩子技法,只是注重孩子畫得像不像,這不是美育。”劉金華從事美術教育教學及教研指導30余年,“美育教師90%是在單純教技法。但真正的美育是通過引導、啟發、想象、表現的方法,讓孩子去創造,九歲之前的孩子天生是畫家,這個階段教技法不重要。”
美術教育≠繪畫培訓
別用“套路”的催熟的方式
擾亂了孩子正常的成長秩序和節奏
導致孩子普遍早衰
辛辛苦苦“學習”好幾年的孩子
大概率能考上美術類高校
卻不一定敬畏藝術、熱愛藝術
簡單通俗地說,如果只是外在形式美,沒有內涵,那就是沒有靈魂,那不能是美。美的內涵是,美要表現出什么或者表達什么。美是外在形式和內涵的完美統一。
幼兒美育,就是用美的事物去教育、感染學生,培養學生擁有美好、善良的心靈,懂得珍惜美好事物,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美、創造美。
斯瑪特所打造的兒童美術課程,以藝術為載體提供綜合素質教育。用“創新兒童美育培養計劃”、“創新課程內容”、“創新教學方法”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們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這些未來的時代精英們奠定身體健康之基、良好美德習慣之基、綜合能力之基和人生方向之基。
肆/意/揮/灑/的/童/年
在很多展覽評比過程中
內容的復雜、難度的系數成為評判指標
很多孩子
在畫面制作上
花費太多精力
困局
“辛辛苦苦”
構思、落筆、制作
最終效果好像看著漂亮
卻看不到孩子自主表達
充斥著成人灌輸的痕跡
遵循《綱要》指示,我們認為,兒童的世界應該一個是充滿“灑脫”的世界。斯瑪特的老師并不是在孩子們的愿望里融入自己的主張,或者用自己的主張替代孩子的愿望。老師的作用是幫助孩子發現愿望、實現愿望,并將此視為自己的教育理想。
顏料的點滴灑落
不經意的痕跡
混合的色彩
按照自己的方式表達思想和情感
靈活而開放地解決畫面表現和思想傳遞的問題
在探索和擴展自我的同時
守護了自己的想象和創造力
美——感受、欣賞、審美、藝術
術——創作、寫生、臨摹、訓練
教——啟發、引導、興趣、方法
育——情感、思維、想象、邏輯
當藝術有了標準答案就變成了一件正確但錯誤的事,變成了一種無聲的悲哀。它慢慢消耗了孩子的聰明才智和青春年華,磨平了個人的銳氣。把生來就是原創、孤品的孩子趕到一條跑道上,澆注到同一個模板里,塑造成山寨、贗品,讓孩子們既失去了生命的優雅和從容,也失去了自己差異化的核心能力;既失去了現在,更失去了未來。
和其他學科的知識學習不同,美育是慢慢浸潤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美育是一種品味和眼光,絕不是在已經勾勒好了的圖案上色,也不是用提供的原材料在指定地點作畫。
這個世界已經在流水線上批量生產著太多的“標準化”產品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就還給孩子吧,人不能喪失自己生活的主動權!苦了孩子又“無效”的美育,是時候按下暫停鍵了。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豐臺金茂廣場3號樓12層斯瑪特教育集團
加盟熱線:400-002-1103
預約報課:010-6379-8108
郵箱:
info@smart-art.com.cn
斯瑪特官方微信
課程咨詢
加盟咨詢
400-002-1103